俞洋:数字化时代财务发展趋势与组织管理变革
发布时间:2021-03-03作者:Cloudpense云简
本期导读:
◆“Shang学那点事”主题定格为“疫情回顾”,疫情在三个层面上是有长远的促进作用。从大众层面上,促进了全民健康习惯的养成;从国家层面上,带动了双循环的发展;从个人层面上,更关注现金流。危中总有机,居安思危很重要。
◆嘉宾俞洋在分享中,强调数字化时代,企业已由职能型组织转变为流程型组织,财务管理也围绕着流程化而进行变革,要从多维度去整合,通过技术赋能创新,使管理化繁为简。
“Shang学那点事”公益直播,是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市场营销协会携手长江上海金融投资俱乐部发起,赋能中小企业学习联盟主办,股金宝、锦绣红枫、市场部网、腾讯青腾大学、风马牛地产学院、杉树公益基金会、名片全能王、EMBA互助中心、EMBA联盟、数字中欧、中欧校友会创业协会(北京)、比利时联合商学院、商学院企业数字化联盟等联合协办。“笑点、热点、亮点,都在Shang学那点事”,“学本领、长见识、交朋友,都在Shang学那点事”。
Shang学那点事
步入2021,虽然局部出现疫情的反复,但相比于一年前,我们更有条不紊、从容面对了。回顾当初疫情暴发之际,孙浩和赵雨润老师都坦言,当时内心很纠结,疫情让人措手不及。但觉察到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的不确性增多,三人毅然发起“活下去——赋能疫情中的中小企业”商学院校友公益大直播,至今播出达114期。回首这一年的直播,知识公益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商学院校友们同心协力、团结一致,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疫情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从长远利益来看,疫情从三个层面上起到了长远的促进作用。从大众层面上,促进了全民健康习惯的养成;从国家层面上,带动了双循环的发展,打造了行业产业链;从个人层面上,更关注现金流的重要性。
疫情就像一面镜子,让人看到了事物的本质。隆冬来了,如何度过?这对于个人及企业,都是极大的挑战。首先要居安思危,其次要有自我修复能力,危中总有机,这样才能洞察与把握机会。
疫后一周年之际,中国经济再次一枝独秀,我们面对疫情更有信心与把握了,企业及个人要借此契机,不断提升竞争力,才能把握疫后经济重振的机会。
数字化时代财务发展趋势与组织管理变革
数字化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企业各部门都在推进数字化进展。尤其是财务的数字化,牵涉到企业的各部门、各环节,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期的特邀嘉宾俞洋,就与大家聊聊“财务发展趋势与组织管理变革”那点事,从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数字化的财务管理。
首先,财务发展趋势是基于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当下的中国,正全面步入数字化时代,企业在做转型升级,而人工成本却逐年上升,企业财税业务逐步在云端落地,这些都导致了财务管理的重心将从成本控制转为业务费用的管控。
趋势的改变源自于组织管理的变革。在工业时代,企业采用的是职能型组织,按职能分工来进行管理。但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形态发生了变化,演变为流成型组织,企业按流程来运作。财务管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切围绕流程,用一体化方式来运作。
企业的财务管理通常都面临两重挑战。一方面在操作层面上,存在管理需求与员工便利性的协调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技术的更新迭代,造成延迟滞后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从技术层面而言,全球60%的系统都在云端运行,这给财务信息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财务管理要基于数据共享,发掘数据的价值,来帮助管理层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满足管理层更多的管理需求。
传统的财务管理是基于数据的核算,其能发挥数据的价值是非常有限的。而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是通过多维度的共享,达成数智化的运营共享。财务共享的最底层是人员共享,是基础应用,在此基础上发展到流程共享,运用流程化来进行管理。下一步进阶为数据共享,将系统内外,包括中台的数据整合共享。能力共享则要求打通各部门及公司内外的链接,实现资源整合。处于最高层的能力共享,将使财务管理智能化,财务管理不再是报表核算工作,而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数字化。
实现财务共享,要从多维度来整合,通过企业内部(预算、核算、审批)、外部(税务、法规、交易大数据)的整合,运用技术来赋能创新,使管理化繁为简。财务管理的数字化,归根到底,就是多维度发掘数据的价值,从费用管控转变为决策投资,并且实时管控,体现财务管理的价值最大化。